Zainul Abedin

挚爱哈利波特与红楼梦

探春论-如何隔绝血缘勒索之痛

中国社会,从古至今,对血缘关系的崇尚都远超其他民族。人们相信,血缘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神圣不可超越的联系,它与生俱来并且持续一生。有很多相关的语汇可以证明这一点:母子连心、天下无不是之父母、虎毒不食子等等。


然而,这种血缘的崇拜到底是迷信还是确有其事呢?欧丽娟教授告诉我们,从发展到今天的社会学、心理学、人类学所研究的结论来看,就连最为伟大的母性,也并非天生的,而是后天塑造的出来的。


当一个女性到达一定年龄之后,整个社会的观念,文化氛围,女性在其他长辈身上看到的经历,都给她年深日久的耳濡目染,直到具有成为一个伟大母亲的自觉。而当她真正有了一个孩子的时候,所有经年累月接受沉淀的信息和情感终于有了可以寄托的对象。此后,日复一日的付出和照顾会使这位女性的责任感和母性越来越强。


同理,子女对父母的孺慕之情也是一样的,是社会家庭共同培养的产物。我们不是在说所有人都没有母性和孺慕之情,我们只是在说,如果没有这些后天的熏陶,人类可能无法具备母性等血缘情感。事实上很多社会事件的发生也证明了这一点。


从清末到现在,探春因为对赵姨娘的无情而被各路评论家骂了100多年。探春多次批评自己的生母赵姨娘行事不像样子,在理家之后拒绝她的血缘勒索。她这么做对吗?她所依凭的又是什么呢?


欧丽娟教授说,探春如此行事只是因为做到了一件事,那就是把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“情、理、法”改变了顺序,变成了“法、理、情”。她理家的时候,为了拒绝赵姨娘不合理的要求,先是搬出来家规,此为法;再是搬出来“嫡庶,只认老爷太太,别人我不认”,此为“理”,最后才是以情相劝。


通过这种方式,探春完成了以宗法之刃剔骨还肉,拒绝血缘带来的勒索。然而面对生母的指控和伤害,她也是十分痛苦的。像探春这样大气爽朗,理性高洁的君子,说她凉薄、残酷没有人性、趋炎附势未免都小瞧了她。作者给了她一个血缘的难题,让她不得不承受至亲之人的误解和伤害。可即便如此,她也要做对的事。我想,这就是探春皎然如明月般的人格高度吧。


评论

热度(13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